甚至这个公众号,其实也是以推荐取景地为主的。如果你看过以前的文章,在开头都会有一句:拍大片、游场景,像电影一样去生活!想要了解的取景地,欢迎给足记君留言。

以上,就是足记产生的背景,和足记原本想要做的事。所以足记中的许多功能都是根据这个设计的。比如:

点击拍照按钮为什么会有三个弹框?本来是想,也许有人会来询问取景地情况,就可以直接发文字;也许有人知道具体取景地,可以来“爆料”,爆料的资源审核属实后,就可以出现在“发现”频道中。——嗯两个功能很快就会取消了。

“飞呀”这个频道到底是干嘛的?其实是希望大家有事没事可以飞飞看,随机带你认识一个电影取景地。——都不好意思告诉大家这个功能最初是初次使用的第一页,直接被同事嘲笑“带你装逼带你飞”。

为什么应用那么重?其实足记君不是很懂“重”这个字何解,是功能太多、还是内容太多呢?个人理解中,应该是指内容吧。没错发现页中确实有很多内容,以后会越来越多。这一部分始终会是足记的核心。大片模式会审美疲劳的,不会永远火下去,只有取景地故事才会永久地吸引和沉淀用户(希望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做取景地和对比照的应用,为什么会有大片模式?说起来真的是无心插柳,源自足记团队中以为爱电影爱拍照的文艺同事,有一天这样处理了一张团队日常照片,产品触角敏感的PM顿时让找到感觉,当机立断决定把这个功能加入足记中。

足记这个APP的来由?足记吸引大家球眼的热点[多图]图片2

这就是为什么“大片模式”——原本它叫“宽屏模式”,现在iPhone上仍是这个名字——不是默认模式,而且在拍摄模式的最下面,因为它是新加的,足记君有时候甚至觉得只是个临时功能;且足记团队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其实没有什么门槛的图片处理方式会火爆成这样,甚至引来美图和360的抄袭。

如果说发现和探索取景地的门槛非常高,足记团队原本只是希望为小众用户提供交流平台的话,大片模式使足记团队在猝不及防间成为了一款热门应用。

有一位推荐人(抱歉忘了名字刚找半天没找着)的评价足记君非常喜欢:

最喜欢的一个功能,只画幅比例变一变,提供滤镜字幕,台词翻译就四两拨千斤,比层出不穷的花哨贴纸更贴人心。不是所有人都有文艺的心,但是没有人会拒绝轻而易举获得的文艺表达。